MINIMALIST STYLE
轉型發展
再創輝煌
茫崖賦 ………………作者:王海燕
共和國成立不久,經地質勘探,在青海境內阿爾金山陽之依吞布拉克山發現豐富的石棉礦藏。于是,這里就有了一座聲名日顯的以茫崖命名的石棉礦,也就有了來自祖國各地的與石棉相依為生、不棄不離的茫棉人,在人跡罕至的天之一方,他們組成了一個特殊的“部落”。風雨滄桑,半個多世紀倏然而逝,奮斗者們無私奉獻了青春和子孫,熱情和夢想。至今已薪火相傳了三代人。他們自號為茫一代、茫二代和茫三代。自然,這獨特的稱謂里,蘊藉著一種守望相助的愛的繁衍和開天辟地的奮斗精神的賡續……
1
據說,每一位朝圣者都有
一座自己心目中的耶路撒冷
而我穿越千里戈壁只為朝圣
依吞布拉克山下的一座小鎮
昆侖雪在蒙古爾騎士的回眸中寒光一閃
還有一支骨笛吹送著悠遠悲涼的羌聲
現在歷史選擇了你,輪到你要登場了
在那沉默的石頭上,勒刻下屬于你的苦難與光榮
第一縷煙柱在洪荒中悄然升起
這片曠野就有了自己的乳名和靈魂:茫棉人
烈日灼烤,連骨頭都冒出了火焰
狂風噬咬,咬碎了無數歲月的星星
2
一只只禿鷲隕落黃沙
成為風暴的祭品
一墩墩駱駝蓬隨風遠走
打著陽光的燈籠
你把靈魂留在地窩子留在石屋留在戈壁
根系摳緊大地的紅柳啊,守望一生
那一雙雙血肉之手指硬是在石頭里
摳出白色花朵,大山熔鑄了千萬年的秘夢
于是,中國茫棉背負一個時代的使命
憑著那一股不屈的韌性,一股激蕩不息的熱情
從大漠深處、昆侖一側走來,走過萬里關山
融入一個民族汩汩流響的澎湃脈動
3
夕陽下的斷垣殘壁站成時間鏤刻的紀念碑
每一塊磚石浸透了體溫和寒冷,希望與傷痛
至今,那臺退役的巨大鏟車還在星光下冥想
它磅礴的心跳仿佛還在山中回響、奔騰
閃爍的石棉碎石還在風中吟唱
戈壁魂,戈壁魂,孤島上那些遠去的英雄
是哪位開墾蠻荒的茫一代啊,骨灰被分為兩份
你的靈魂一半回歸故鄉,一半永遠留守茫崖的星空
你眷戀的目光還駐留在那塵封的殘卷上
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,那些模糊的手印仿佛還在顫動
你鐵鎬上璀璨的火花,一閃一閃,穿越深幽的隧道
在那高高的風車上,與朝霞一同照臨
4
我在黃昏挨近這座天邊的小鎮
空空蕩蕩的街巷只留著陽光發燙的腳印
屋頂一排排太陽能熱水器映照殷紅的晚霞
今夜小鎮的夢里一定星光燦爛,五彩繽紛
在那座五色石歌舞廳前走來兩個人
一男一女,手持驅趕蚊蟲的拂塵
男子自嘲為黑山老妖,女子自號為昆侖仙姑
他撣一下她的鼻梁,她拂一下他的脖頸
這也許就是小鎮上的兩個茫二代
他們說了些什么唯有風能聽懂
也許回憶起那個被大風刮走再沒有回來的孩子
也許想起了上世紀有些單調卻激情燃燒的愛情……
5
小鎮上,我遇到許多男人女人
他們都自稱茫崖人,這些茫崖的子孫們
大風在血脈里呼嘯奔跑,多遼闊啊
陽光雕鑿的臉龐有淬火的流痕
多安靜啊,小鎮之夜
能聽見星星眨眼的聲音
夢里,有踢踏而來的馬蹄
馱來又一個轟然作響的黎明
你蒼茫的額際上飄過一朵朵彩云
伺伏遠山的烈風又在準備出征
我看見一只鳳凰從茫崖起飛
那是一只石頭鍛鑄的鳳凰,正浴火重生……
作者簡介:王海燕,青海海東人,現居西寧。青海省作家協會會員、海東市作協副主席。創作詩歌、散文等作品逾百萬字。作品散見于《人民日報》《光明日報》《青海日報》《散文選刊》《黃河》《青海湖》等報刊雜志,并收入《青海世居民族經典記錄叢書》等文集。曾創辦縣級文學期刊《彩虹》,編輯出版《彩虹的故鄉》《土族百年實錄》《風舞河湟》等多種圖書。著有詞集《湟柳集》、散文集《碎陶集》。